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的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质量认证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谨此分享以下思考供同行探讨。
新时代新征程: 质量认证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质量认证使命光荣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目前我国有认证机构1200多家,发放的各类有效认证证书总计370多万张,获证企业和组织超过100万家,是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为我国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便利国际贸易、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党和国家对质量认证工作高度重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重要批示;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把质量认证定位为供给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重要抓手、产品服务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手段;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主要目标、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对质量认证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质量认证已成为国家层面经济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质量认证工作可谓使命光荣。 质量认证任重道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对质量认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认证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质量认证供给水平还不高、认证行业大而不强、认证制度品牌和认证机构品牌还不多、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还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质量认证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新理念新思想: 新质生产力引领方向、赋能认证 学习理解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到黑龙江考察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两会期间,又多次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内涵,凝聚了我们党领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是当前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和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了深入全面的论述。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具体的工作着力点可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从两个维度思考质量认证工作新质生产力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更是各行各业自身发展的明确指引。谈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有鉴于此,具体到质量认证领域,如何贯彻落实好新质生产力思想,应对质量认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质量认证工作可从两个维度思考新质生产力之发展。 一个维度是质量认证行业自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从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体现质量认证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要求认证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高素质的认证从业人员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质量认证行业自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认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要求认证技术创新提升。质量认证是高技术服务领域,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孕育出的新型生产工具,为质量认证技术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质量认证技术创新发展也是质量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实践体现,既包括新的认证技术的发明创造,也包括传统认证技术的提质升级。三是要求认证供给水平提升。质量认证的劳动对象即认证服务对象是企业等各类组织,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广泛延伸、深度发展,认证服务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扩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层出不穷,更广范围的认证服务对象是质量认证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质量认证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供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的质量认证供给。 另一个维度是质量认证助力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通过高技术含量的质量认证供给,推动认证服务对象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促进认证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二是促进服务对象的劳动资料特别是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各种相关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三是促进服务对象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乃至新的产业,以及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新实践新作为: 质量认证创新发展、彰显质优 在质量认证行业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维度,应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属性。因为质量认证提供者是服务方、供给方,只有认证自身的新质生产力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发展需求,起到助推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提升的作用,创新无疑是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推动行业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质量认证助力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个维度,应体现新质生产力的“质优”属性。因为质量认证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认证的有效性,而认证有效性的具体体现就是认证服务对象是否达到了认证要求和质量认证的目标预期,一个真正质优的认证结果一定能为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无论从上述这两个维度,还是从“创新”与“质优”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包容渗透,密不可分,携手共同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认证行业自身新质生产力之“创新”发展 一是理论创新。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已经有一些国际公认的理念、标准、指南,并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中。发展质量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首先要理论上创新,使其更具生命力。结合国际经验,可考虑从质量认证自身发展的三个层面诠释质量认证的功能作用:第一个层面是传统的符合性评价,即证明认证对象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证明作用,特点是认证机构也就是认证服务提供者为主导,认证对象跟随被动实施;第二个层面是更深层次的保证性评价,即不仅具备符合性证明功能,更注重充分发挥认证对象的主动性,认证过程能使认证对象从人员质量素质到生产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有全面的提升,并使认证对象全方位将认证要求主动融入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能真正长期确保认证结果的符合性;第三个层面是更高质量的适用性评价,即发展和建立适用于现代企业和各类组织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认证评价制度,紧扣适用性,在新技术引领下紧跟时代步伐,以高质量的发展需求牵引高质量的认证供给、以高质量的认证供给创造高质量的发展需求,二者达到良性动态平衡,推动发展质量认证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是质量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 二是技术创新。质量认证是高技术服务业,认证技术是质量认证活动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质量认证从认证申请到评价发证再到后续监督,无不涉及数字技术、评价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带来的认证技术变革。技术创新是推动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力。 三是制度创新。认证制度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产品认证、服务认证、管理体系认证,而是根据企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传统认证种类基础上,主动开发生产全过程认证、企业组织系统性认证、产品服务复合型认证等认证新制度,满足社会各方需求。制度创新是推动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手段。 四是领域创新。科学技术的革命带动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这也要求认证行业要紧跟认证对象发展步伐,及时开拓创新认证领域,为服务对象新的发展需求提供有效认证服务。领域创新是推动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 五是人才创新。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质量认证作为质量管理领域的学科,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对质量认证行业的生产力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质量认证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需要的就是打造创新型的认证技术、战略制定、项目开拓、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专家队伍。人才创新是推动认证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 质量认证助力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质优”发展 一是认证对象目标要有特色。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市场的竞争都在牵引着认证对象的个性化特色发展,这也要求认证提供的服务要更加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以认证对象要达到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目标为导向,在传统认证项目评价目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需求,特色认证必将助力认证对象高质量发展。 二是认证标准依据要有特质。认证的证明作用就是体现认证对象满足认证标准依据的要求,标准依据的水准也决定着认证的水平、价值。面对新理念、新技术带动产生的新产品、新服务,质量认证为其发展提供新动能,就必须在认证标准依据上体现出新产品、新服务方面的特质,以服务认证对象的“质优”发展。 三是认证模式程序要有特点。认证对象的认证标准依据确定后,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模式和实施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和认证效能。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带来的认证对象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内部的质量管理升级换代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加之新的科学技术对认证自身服务能力的提升,都意味着认证模式程序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特别要针对不同认证对象体现出认证服务的特有针对性。 四是认证各项技术要有特创。认证行业自身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同样,质量认证助力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创新,而这个技术创新更应是针对不同个性化的服务对象所采取的更具特别适用的认证评审等各项认证技术,进而起到促进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发展的作用。 五是认证最终结果要有特效。质量认证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而对于质量认证助力服务对象新质生产力之“质优”发展这一更高层面使命而言,就是要求质量认证要从更高质量的认证服务供给,真正实现质量认证的最终结果对认证对象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特别的效果。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