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 案例:某公司没有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识别和确定,导致体系运行存在漏洞。
不符合条款:4.4
5.2.2 沟通质量方针
1. 案例:某公司的质量方针没有在公司内部得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员工对质量方针的内容不熟悉。
不符合条款:5.2.2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 案例:某公司没有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识别和更新,可能导致体系运行不符合法规要求。
不符合条款:6.1
2. 案例:公司没有对顾客的潜在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不能及时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不符合条款:6.1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 案例:公司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及时更新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与实际情况脱节。
不符合条款:6.2
2. 案例:质量目标无可测量性,无法有效评估实现情况。
不符合条款:6.2
7.1 资源
1. 案例:公司没有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足够的资源,如检测设备不足。
不符合条款:7.1
2. 案例:公司没有对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不符合条款:7.1
3. 案例: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
不符合条款:7.1
4. 案例:生产现场的物料搬运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导致物料受损。
不符合条款:7.1
7.1.4 过程运行环境
1. 案例:生产车间的照明条件不足,影响操作人员对产品质量的判断。
不符合条款:7.1.4
2. 案例:生产现场的环境清洁卫生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不符合条款:7.1.4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 案例:生产线上使用的计量器具超过了校准有效期,但仍在继续使用。
不符合条款:7.1.5
2. 案例:公司没有对计量器具的校准状态进行有效的标识,导致员工无法准确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可用。
不符合条款:7.1.5
3. 案例:公司没有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导致计量器具的精度下降。
不符合条款:7.1.5
4. 案例:公司没有对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确认,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不符合条款:7.1.5
5. 案例:公司没有对校准机构进行定期的评价,无法保证校准机构的资质和能力。
不符合条款:7.1.5
7.2 能力
1. 案例:某公司没有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导致员工不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不符合条款:7.2
2. 案例:公司没有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发展培训,员工晋升通道不明确。
不符合条款:7.2
3. 案例:公司没有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员工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不符合条款:7.2
7.5 成文信息
1. 案例: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分类不清晰,导致员工在查找文件时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不符合条款:7.5.3
2. 案例:文件在发放过程中,没有记录文件的发放范围和接收人员,导致文件管理混乱。
不符合条款:7.5.3
3. 案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部分文件出现受潮、损坏的情况。
不符合条款:7.5.3
4. 案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不规范,容易造成文件的混淆和查找困难。
不符合条款:7.5.3
5. 案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部分文件发放到了不必要的部门和人员手中。 不符合条款:7.5.3
6. 案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某些质量记录保存期限为三年,但实际发现部分记录在一年后就被销毁了。
不符合条款:7.5.3
7. 案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与行业标准不一致,容易引起误解。
不符合条款:7.5.1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 案例:销售部门在与顾客签订合同时,没有对顾客的特殊要求进行充分的识别和评审。
不符合条款:8.2.3
2. 案例:售后服务部门没有对顾客的维修请求进行及时响应,导致顾客等待时间过长。
不符合条款:8.2.1
3. 案例:销售合同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描述不明确,导致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存在理解偏差。
不符合条款:8.2.2
4. 案例:产品标识不清晰,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混淆,影响产品质量追溯。
不符合条款:8.2.1
5. 案例:销售部门在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夸大了产品的性能,导致顾客对产品质量产生不满。
不符合条款:8.2.1
6. 案例:销售部门没有及时将顾客对产品的改进意见反馈给研发部门,导致产品改进滞后。
不符合条款:8.2.1
8.3 设计和开发
1. 案例:在产品设计评审过程中,没有邀请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导致评审不全面。
不符合条款:8.3.4
2. 案例:公司没有对设计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记录。
不符合条款:8.3.6
3. 案例: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没有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和确认。
不符合条款:8.3.6
4. 案例:公司没有对设计输入进行充分的评审和验证,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不符合条款:8.3.3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 案例:公司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再评价,导致部分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不符合条款:8.4.1
2. 案例:某公司没有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传达给供应商,导致供应商对公司的质量要求不了解。
不符合条款:8.4.2
3. 案例:某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没有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
不符合条款:8.4.1
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1. 案例:生产车间的设备维护记录不完整,缺少部分设备的定期维护记录。
不符合条款:8.5.1
2. 案例: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不符合条款:8.5.1
3. 案例: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导致产品交货期经常延误,影响顾客满意度。
不符合条款:8.5.1
4. 案例:生产设备出现故障后,维修人员没有及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记录,导致类似故障频繁发生。
不符合条款:8.5.1
5. 案例:生产现场的环境清洁卫生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不符合条款:8.5.1
6. 案例:生产计划的变更没有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不协调。
不符合条款:8.5.1
7. 案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模具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较大。
不符合条款:8.5.1
8. 案例:生产现场的物料摆放混乱,没有按照规定的区域进行分类存放,导致物料容易混淆。
不符合条款:8.5.4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1. 案例:产品标识不清晰,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混淆,影响产品质量追溯。
不符合条款:8.5.2
8.5.4 防护
1. 案例:仓库中的原材料摆放混乱,没有按照规定的区域进行分类存放,导致物料容易混淆。
不符合条款:8.5.4
2. 案例:仓库的温湿度控制记录不完整,无法保证储存环境符合产品要求。
不符合条款:8.5.4
3. 案例:公司没有对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落实,管理评审流于形式。
不符合条款:8.5.6
4. 案例:仓库的物料发放没有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导致部分物料积压过期。
不符合条款:8.5.4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 案例:检验部门对一批原材料进行检验后,没有将检验结果及时记录和传递给相关部门。
不符合条款:8.6
2. 案例:检验人员在检验产品时,发现一批产品的某项指标不符合标准,但没有对该批产品进行隔离和标识。
不符合条款:8.6
3. 案例:检验报告中的数据存在错误,且没有经过审核就被发出,影响了产品质量判定的准确性。
不符合条款:8.6
4. 案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后,没有重新进行检验就直接入库。
不符合条款:8.6
5. 案例: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一批产品存在轻微缺陷,但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
不符合条款:8.6
6. 案例:检验人员在检验产品时,没有按照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导致检验结果不具有代表性。
不符合条款:8.6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 案例:检验人员在检验产品时,发现一批产品的某项指标不符合标准,但没有对该批产品进行隔离和标识。
不符合条款:8.7
2. 案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后,没有重新进行检验就直接入库。
不符合条款:8.7
3. 案例: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一批产品存在轻微缺陷,但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
不符合条款:8.7
4. 案例:检验人员对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标准不熟悉,导致误判和漏判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符合条款:8.7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 案例:公司没有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无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
不符合条款:9.1.1
2. 案例:某公司没有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数据分析,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不符合条款:9.1.3
3. 案例:公司没有对顾客满意度进行定期的调查和分析,无法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不符合条款:9.1.2
4. 案例:检验人员对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标准不熟悉,导致误判和漏判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符合条款:9.1.1
9.2 内部审核
1. 案例:公司没有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导致体系运行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不符合条款:9.2
2. 案例:内部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没有按照审核计划和检查表进行审核,审核结果不全面。
不符合条款:9.2
3. 案例:管理评审的输入不全面,没有包括顾客反馈、内部审核结果等重要信息。
不符合条款:9.2
4. 案例:内部审核的策划不充分,审核范围、审核时间等安排不合理,影响审核效果。
不符合条款:9.2
9.3 管理评审
1. 案例:某公司在进行管理评审时,没有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评价。
不符合条款:9.3
2. 案例:公司没有对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落实,管理评审流于形式。
不符合条款:9.3
3. 案例:管理评审没有形成有效的决议和改进措施,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不符合条款:9.3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 案例:公司没有对顾客的投诉进行有效的跟踪和处理,顾客多次反馈问题未得到解决。
不符合条款:10.2
2. 案例:公司没有对顾客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改进,导致类似问题反复出现。
不符合条款:10.2
3. 案例:公司没有对顾客的特殊要求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满足,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
不符合条款:10.2
山西领拓认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12日,于2018年8月27日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批准号:CNAC-R-2018-442。
认证领域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服务认证。
多年来领拓认证累计为上万家企业颁发各类认证证书,在山西省证书保有量1位、全国前列,拥有各地近千名审核员为您提供“就近服务”,满足企业即时办理,快速出证的需求。
山西领拓认证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相继在山西、北京、广东、内蒙古、陕西、安徽、河南、江苏、新疆、浙江等地区开展业务。2024年11月,领拓认证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资质评审及合格评定,并成功获得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证书。2024年12月,山西领拓认证为阀门生产企业首次颁发CNAS三体系认证认可证书。
了解更多>>